Q1. 学习珠心算的利与弊是什么?到底要不要让孩子学呢?
近几年,出现了不少珠心算的培训机构,他们告诉父母:学习珠心算不但可以培养孩子的心算能力,还可以促进孩子情商发展,即提高孩子的自制力、注意力,能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如果你亲眼见过前面描述的那种场景,也许你也会怦然心动,想让自己的宝贝也那样聪明。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很多妈妈反映:学习过珠心算的孩子上小学,孩子的计算和思维方式转不过来,数学课很不适应。那么到底要不要让孩子学呢?
A:珠心算,是要求计算者把打算盘的手指操作内化,通过想象算盘珠的变化来实现的一种快速心算的技能。作为一种技能,它的好处显而易见:加减乘除,迅速知道答案,那些经过强化训练的优秀者,算得比按计算器还快。
那么,孩子适不适合学?首先要看掌握这项技能,对人的能力有哪些要求:
1. 理解数量对应关系 不仅理解算盘下面部分珠子数量和数值的一一对应关系,还要理解算盘上面部分珠子的数量和数值之间的一五对应关系,另外还要理解数的进位关系等等。
2. 熟记口诀 有过打算盘经验的成人会知道,算盘打得快,要靠口诀记得好。在口诀的帮助下,复杂的计算变成了简单的手指操作,因此打算盘从结果来看虽然是个计算过程,但打算盘的人并不是真的在算,而是一个“见数-看珠-背诀-动指”的过程。现在也有人将珠心算的算法进行改进,认为不需要背口诀,但无论如何,学习者是需要记住拨动算盘的基本规则的。
3. 高度表象操作 计算者要对算盘有清晰的表象记忆,并对头脑中的算盘进行表象操作。为保证计算的精准,这种表象操作,不同于自由想象,被口诀严格控制,没有任意性。
4. 专心 表象的操作,须将注意力高度集中。
一般来说,“艺不压身”,掌握了快速计算的技能,对生活肯定会有帮助。对于孩子来说,掌握一种算法,最好也伴随着掌握这种算法背后的数理逻辑关系,反之,这种技能不仅可能失去它的应用基础,反而成为进一步学习的障碍。
另外,孩子的心智成长,需要丰富体验的滋养。当孩子还没有具备基本能力要求时,艰苦的学习过程可能会占据孩子相当多的时间,得失的权衡,更多需要父母把握。
基本的建议是:如果孩子喜欢,当孩子能够理解加减关系时,可以学习珠心算的加减;能够理解乘除关系时,可以学习珠心算的乘除。不要把顺序倒置。
摘编自《最热的26钟宝贝才艺培养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