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儿童回答错误的时候——让孩子从错误中成长
孩子常会出差错,甚至可以说,出错是儿童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当儿童出错时,成人会怎么办?
例一:一次幼儿教育咨询活动中,一对年轻夫妇向幼教专家请教说:“我孩子三岁半了,总是认错颜色。教过他很多次了,他怎么还是出错呢?这孩子是不是发育上有问题?”
例二:某大班正在进行“8的组成”的数学活动,老师要求幼儿把8只小鸭分成两组,然后用数字记录下8的分合式。当老师发现一个孩子把8分成了2和5时,就立即“启发”说:“你看,8只小鸭可以分成2只和几只呢?除去2只,数数还剩几只?——对了,有6只。那8可以分咸2和几呀?”在这样的“启发”下,孩子很快地列出了正确答案。
如上两例中,教育者(家长和教师)对儿童犯错时的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其共同的特点是,对儿童所谓的“犯错”缺乏正确的认知和态度,要么执意从孩子身上寻找所谓“犯错”的原因,要么急于改正孩子的“错误”。在他们看来,儿童答错问题总是一件坏事情,是孩子发育不良或发展迟缓的表现。
英国基础阶段教育(3~5岁)课程指南》曾在游戏一节中专门指出“通过游戏,在一个成人支持的环境中,幼儿可以冒险及尝试错误。”英国人(事实上不单单是英国人)为什么会允许并支持幼儿的“犯错”呢?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表明,错误是儿童有意义学习所必需的。儿童的发展,是在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由低级认识水平向高级认识水平逐渐转化的过程。但这个转化过程绝非一蹴而就的,儿童必须要经历一个心理矛盾冲突的过程,才能实现由低级平衡向高级平衡的转化,转化的完成需要一段时间。所以,即便是老师或家长给予了儿童适宜的教育,儿童也并不能立即达到成人的教育要求,仍然会答错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像这样的错误并不意味着儿童的发育迟滞,相反,它标志着儿童正走在成长的路上!儿童正是在这样的不断地尝试错误、修正错误的过程中得以发展的。
面对儿童的错误答案,教育者应该怎么办呢?
1.信任儿童,营建宽松的学习氛围
信任具有改变人的力量。面对儿童的错误答案,教育者所表现出的接纳、包容的态度,以及对儿童成长发展的充足信心能培养儿童对自己能力的信心和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教育者简单直接地否定儿童的回答,儿童就会不敢自己去承担任务,不敢去检验自己的力量。
2.支持儿童的主动探索
他人所提供或暗示的正确答案并不能促使儿童进行真正有意义的学习,它们很快就会被儿童遗忘。只有通过儿童自身的积极探索才能使儿童自己完成由低级水平向高级水平的转化,获得真正的发展。所以教育者要积极支持儿童的主动探索,为他们的探索活动提供必要的环境、材料,允许儿童在探索中“犯错”,愿意积极地“等待”,给儿童成长以充裕的时间。
3.激发儿童观念上的冲突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由于人天生有一种追求协调一致的内在倾向,学习者的观念冲突会导致自身进行旨在化解冲突的探索性活动。教育者可巧妙地利用儿童的错误回答与事实之间的矛盾,激发儿童观念上的冲突,以促使儿童主动地进行思考、探索。
4.成人在面对问题时的“不确定感”
长期以来,教育者往往直接否定、矫正孩子的错误,再加之成人(尤其是家长)在儿童有困难的时候常常包办代替,使儿童养成了依赖心理。为了矫正孩子在面对问题时的消极依赖心理,成人应表现出与儿童一样的人性,在面对问题时同样有不确定感。这样,儿童就不会习惯地被动等待知识的灌输,逐步养成主动独立的学习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