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你尚未注册,请先注册登录 我的短信 我的文章 站内搜索 修改资料
    网站首页幼儿园家教资源→“攻击”后的反思――幼儿攻击行为的家庭成因及对策
  本文为 zhangyiyan 收藏  总点击数:4364  本周点击数:3  回复:0
   贴子主题:“攻击”后的反思――幼儿攻击行为的家庭成因及对策
zhangyiyan
“攻击”后的反思――幼儿攻击行为的家庭成因及对策

我们一般把引起别人不安,甚至恐怖的敌对性和侵犯性行为称为攻击行为。导致幼儿攻击行为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遗传、心理、教育、家庭、社会等因素。其中,家庭因素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家庭环境的优劣,下列几种不良的家庭环境均可导致幼儿的攻击行为。

溺爱、娇宠的家庭环境——在这类家庭环境成长的幼儿容易养成任性、霸道、独占的性格。一旦遇到分享问题,孩子的心理便承受不起,从而产生攻击行为。

事例:

小烨一早来园就拿了一盒新积木一个人搭起来。小朋友陆陆续续进来以后,有几个男孩子便走过去,想和他一起搭。小烨对刚想伸手的小朋友挥手就是一拳:“不行,这盒积木是我的,谁也不许动。”“谁说是你的,大家都可以玩!”那个小朋友顶了他一句,他就又挥动拳头打对方。

成因分析:

小烨家境比较富裕,他的家人在物质方面对孩子的要求总是“一呼百应”,形成了孩子要什么有什么的“小皇帝”心态。小烨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认为凡是属于他的物品,别人绝对不能侵犯。

专制、服从的家庭环境——在这类家庭环境成长的幼儿容易形成逆反、自私、逃避、暴躁的性格。

事例:

绘画课上,毅程画了一架直升飞机,浩浩画了一架战斗机,画着画着两人就为谁的飞机厉害而吵起嘴来。浩浩说:“瞧我的飞机,多厉害!这儿有炮弹,可以发射出去打敌人。”“没有我的直升飞机好!你画的算什么,难看死了。”毅程一边抢过画来撕,一边大声辱骂:“敢和我比!叫你好,叫你好,看我不把它撕烂!

成因分析:

毅程的父母都是知识层次较高的上班族,对孩子的期望很高,要求也非常严格,并时时提醒毅程不能输给别的小朋友。只要毅程稍有差错,就会遭到父母的训斥,久而久之,毅程的性格变得暴躁,并因攀比而产生敌对他人的行为。

冷漠、残缺的家庭环境——在这类家庭环境成长的幼儿经常会表现出固执、性格古怪、神经质,甚而产生攻击行为。

事例:

课间活动时,几个小朋友正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其中一个小朋友不小心踩到了宇宇的脚、宇宇立刻非常生气,也不听小朋友对他的道歉,就动手打人,且出手挺重,连旁边劝解的小朋友也挨了一拳。

成因分析:

爸爸妈妈离婚后,宇宇跟妈妈和外婆生活在一起。妈妈的性格刻薄,吃不得一点亏。妈妈和外婆反复叮嘱他:要是有人惹你,你就要毫不示弱,给点颜色让他们瞧瞧。潜移默化中,宇宇总是独来独往,蛮横不讲理。

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幼儿的攻击行为不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都有害,因此必须及早进行教育和纠正.

 

一、改变幼儿的家庭教养方式

1.提高家长对幼儿攻击行为危害严重性的认识

家长不要简单地把孩子的攻击行为,当成孩子一时的情绪化行为或偶然现象,或是以“孩子还小”作为安慰。一旦这种行为延续下去,就会导致孩子的人格发展不健全,出现学习障碍、多动症、不守纪律、不服管教等现象。家长对此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及时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养方式。

2.倡导家庭与家庭之间合作,寻求横向帮助

如果邻居、朋友、亲戚家中有和自己的孩子年龄相仿的孩子,就可以与他们合作,通过组织各类活动,利用同伴效应或激将法帮助自己的孩子纠正攻击行为。同时家长还可以从中了解其他父母的教养方式,吸取他人经验。

3.力求家庭与幼儿园同步教育家庭

应与幼儿园相互沟通,在帮助孩子纠正攻击行为的步伐上保持一致。家长的态度要明确,让孩子有个清晰的努力目标。父母在家里要发挥监督的作用,将孩子的表现反馈给幼儿园,双方共同探讨教育方案,以便及早帮助孩子纠正攻击行为问题。

 

二、优化幼儿的情绪

1.父母要做好榜样,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孩子惹父母生气时,父母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大吼大叫只会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父母在情绪的控制上还要注意一致性,不要高兴时把孩子捧上天,恼怒时把孩子狠狠打一顿。

2.多与孩子交流,引导孩子调节不良情绪对处于激动之中的孩子,可以引导他转移注意力。比如,和孩子一起玩他喜欢的游戏,在游戏中让孩子的心情平复;对遇到失败、挫折的孩子,可以鼓励他继续努力,形成乐观、自信的品格。

3.营造良好的情绪氛围

家庭中团结友爱、和睦谦让、互相尊重的环境气氛,可以使孩子的情绪得到良好的熏陶。父母要经常鼓励孩子带朋友来家里玩,或鼓励孩子到朋友家去玩,多为孩子提供交往锻炼的机会,让孩子在交往中自然而然地接受、感染、同化,从而知道要与同伴友好相处。

 

三、晓之以理,助幼儿明辨是非

在日常生活中,当孩子出现攻击行为时,家长应尽量避免采取惩罚方式,而是耐心地同孩子讲道理,让他渐渐明白同伴之间的交往要遵守规则,要学会公平待人、谦虚有礼,要与同伴友好合作。

 

四、予以必要的批评

孩子的自我意识差,控制能力弱,缺乏分析能力。有时候出现攻击行为,可能是想引起他人的注意,或者由于好奇心强造成的。但有时候是故意的,如吓唬人、恶作剧等。对于后一类攻击行为,家长应该严厉批评,以坚决杜绝此类行为的反复发吏,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认识观。当然,在批评时,家长也要注意言辞的选择,要给孩子改正的机会,相信孩子经过努力能够克服行为偏差。对孩子在改正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家长要给予及时的表扬。

 

五、引导幼儿恰当发泄

针对那些有攻击行为倾向的幼儿,家长要适时引导他们做恰当的情绪倾泄和行为发泄。比如把孩子旺盛的精力转移到为班级、为小朋友的服务中;组织一些体育运动,为孩子的紧张情绪减压;经常和孩子谈谈心、聊聊天,让他们把不满与烦心的事宣泄出来。这些措施都有助于改变幼儿的情绪结构,使他们逐渐变得温和、宽容、冷静,从而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2005-5-13 11:16:42
 
   本主题的最新回复
本主题还没有回复
快速回复
你尚未注册,无法发表回复

幸福时光陶然幼儿园 www.htbaby.com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严禁复制本站内容或建立镜象 免责声明 京ICP备1800748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923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黑窑厂西里甲11号    电话:010-63536353 83515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