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说,儿子从小到大他对儿子说话都没超过30分贝,更别说打了。这的确很了不起。因为几乎所有妈妈都有情绪失控的时候,即使能做到不打,歇斯底里地叫几声,或说着"123"下最后通牒的事,时有发生。
《父母必读》杂志刚刚出版的《养育孩子锦囊妙解》旗帜鲜明地主张“非惩罚性”的养育方法。书里的“惩罚”不仅指打骂,还包括所有让孩子为所犯错误付出代价、损伤孩子自尊以及让孩子产生愧疚的所有做法和语言。
面对孩子发脾气、拖拉、挑食、说谎和对着干等所有让妈妈头疼的问题,怎么能做到不惩罚。我们越洋采访了美国的作者,作者的一段话让我印象很深:惩罚或溺爱孩子是根本不需要创造性的。打骂、责备、收回特权、说教等是相当简单的。这样的养育方式,天下的父母即使不看书都会。可是当父母要学会不再对孩子的行为反应过激,并且积极配合孩子时,一切都会改变。面对压力时,父母如果冷静一下,就能发现各种选择。为人父母将成为一项艺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件家务杂事。
为人父母在父母工作了一天,身心疲惫时,很容易就变成了一件需要“熬时间”的家务杂事。怎样能从这样让人不爽的状态中跳出来,享受为人父母的乐趣,享受亲子共同的成长。书中有很多“抛玉引玉”级的好方法,可以让你严慈并用,陪伴你的孩子从蹒跚学步到青春少年,助他成为有责任感、有教养、有智慧的真正的赢家.